AddThis

Share |

Monday, December 21, 2009

談《2009哥本哈根現場﹕以牙還牙的政治博弈——論COP15的成功與失敗》的一節

朋友介紹我觀看星期日明報的《2009哥本哈根現場﹕以牙還牙的政治博弈——論COP15的成功與失敗》, 尤其是文章對「拿殊均衡」(Nash Equilibrium)的解說:

『假設自由市場經濟中的參與者在非合作(non-cooperative)條件下,以利潤最大化為理性決策原則,那麼理論上,沒有政府管制的話,雖 然存在環境污染,企業也不會主動投資環保;即使個別企業出於利他之願望,治理污染,其產品的競爭力卻會因成本增加而失去競爭力,情況嚴重則面臨破產。這即 是所謂的「拿殊均衡」(Nash Equilibrium)——個體理性的最大化導致群體非理性。』

朋友認為這非常接近電影A Beautiful Mind的杜撰解釋。

那甚麼是 「拿殊均衡」的正確解釋? 「拿殊均衡」就是一個「敵不動, 我不動」的情況: 在所有對手策略不變時, 獨自改變策略沒有任何甜頭, 所以我也策略不變。

文中所說的, 其實只是「囚徒困境」的拿殊均衡。 「囚徒困境」就是做好人就會給佔便宜的博奕。在想討人便宜及怕被人討便宜的心態下, 每位參與者都決定為惡, 所以囚徒困境的唯一拿殊均衡是集體為惡, 儘管集體行善是較皆選擇——就是「個體理性的最大化導致群體非理性。」

不過, 作者早認定環保與利潤必然對立, 才有這個結論。 若出現有利潤的環保企業, 這個結論就破局。

想想看, 旅遊工業以環境作賣點, 環保的比不環保的更能吸引客人, 這時的拿殊均衡便是大家都環保。所以拿殊均衡也可以是「個體理性的最大化導致群體非常理性。」!!!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