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實中, 人亦開始嘗試生命電池: 蟑螂電池及蝸牛電池. 雖然電量很少, 卻足以支持超微形裝置.
看來蟑螂特工及蝸牛特工, 很快會出動進行任務!

圖片: 利用蝸牛體液作電極. 來源: Discover Magazine/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
只有 285 納米長的賽車模型, 比頭髮直徑小數百倍, 是一種由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發展的全新3D打印技術. 打印機泵出薄薄的一層層樹脂, 用一對光子碰擊使其硬化(two-photon lithography). 科學家改變激光的照射方法及調整樹脂的成分, 以往需要以小時計的硬化怪序, 現在只要幾秒鐘. 這個新3D打印機, 現在可以每秒5米的高速泵出樹脂, 比傳統的不知快出多少倍!![]() | ![]() |
![]() | Images courtesy of Klaus Cicha / 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|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