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dThis

Share |

Sunday, March 08, 2009

超弦物理有幾科學?

筆者在《科學幾現代? 玄學幾傳統?》提到,占星術中有一個虛星概念,是用一個子虛烏有的星體,用來解釋現實與占星學預言之誤差。有文友在閱讀拙作後留言,曰天文學中的暗黑物質,與占星學的虛星相類!筆者對此,覺得有點不對勁,『苦思良久,豁然開悟』,占星學的虛星,最適合的類比不是天文學的暗黑物質,而是物理學中的超弦

容我說一說暗黑物質。因為太陽系中百分之九十九的質量皆來自中心的恒星-即太陽,天文學家假設宇宙中大多數星系也是如此。而然天文學家已經可以從天文觀測數據中,計算出宇宙總質量,結果是大多數質量,竟然不是來自恒星!這些多出來的質量,天文學家給于一個名字,喚作暗黑物質,意謂不是來自發光的恒星。天文學家認為,暗黑物質是由一些目前物理學理論中的粒子組成,卻並不知道是那一種。相反地,虛星卻是占星學中一個獨立的“實體”。

當今物理學有兩套理論,相對論量子物理,前者用於大質量的情況,後者用於小尺度。再一些目前還未能驗測的領域,即大質量卻小尺度,卻出現理論上的矛盾。有一個想法,如果宇宙的最最最基本粒子,是一條條類以弦綫的東西,稱為超弦,是可以把矛盾消除。這是個很美麗的理論,但要測試它,需要遠高於大型強子對撞器的能量級。不可能證明是錯的理論,永遠正確的理論,是科學嗎?

不太懂科學的讀者會問,永遠正確的理論,不好嗎?讓我解釋一下。

假如超弦理論成立,需要解答一系列的方程式;要給出可行的答案,我們的宇宙不可能是四維,而是十維!十維又如何,『一花一世界,一枼一如來』,宇宙便是如此奇幻,這個不是問題所在。問題所在,是方程式有五個解,即有五套不同的超弦理論!

一個世界,不可以有五套不同但正確的物理學。Edward Witten及其他弦論學家,提出多一個維度,宇宙的基本粒子,是十一維度的薄膜,而超弦只是薄膜在不同十維次元的投射。這套理論,名為M理論,結果是五套不同的超弦理論,只是從不同方向觀看M理論,所以都是正確的!

想想罷,麥玲玲、蘇民峰、楊天命、李丞責,每人批命,答案唔同,各說各話。忽地有個乜乜大師出現,說有個大家不知道的『兜巴星』,方位向東則麥玲玲對,向南則蘇民峰對、向西則楊天命對,向北則李丞責對,原來所有術數流派都對。但因為每人的兜巴星不同,所以四位風水師時靈時不靈!於是乜乜大師統一了術數各流派...

沒有實驗支持,就可以不斷增加變量,符合自己的理論,以自圓其說。弦論是否科學,是一個物理學界的大辯論。現在已經有些新的理論,意圖取代超弦理論。超弦物理是否科學,決定於弦論學家能否提出真正可以測試的超弦特性。

Thursday, March 05, 2009

科學幾現代? 玄學幾傳統?

雖然經過金融海嘯,但人們對多位玄學家的錯誤分析,似乎仍相當包容。很多人對待科學與玄學,着眼點不是準確與否,而是現代與傳統!但科學有幾現代?玄學有幾傳統?

天文學與星相學,是一個解釋的好例子。

人類有一種本能,可以把驟眼看來無關的事物,聯繫起來。正確的話,會為生活帶來方便;弄錯的話,就真是庸人自擾!

舉個把聯繫弄錯的例子:聽說現在台灣還有坐月不洗頭。婦女生產過後,抵抗力較差,因而受不了古代不衞生的水源,卻不是受不了洗頭本生!

農業社會,受氣候季節影响至巨,因而開始觀察天象。慢慢地,人們發覺星星都是週期不息的,為甚麼呢?最有道理的答案,自然是星星的運動反映着世間事物的遁環變化!觀星遂變成專門的工作,古代占星學是為着瞭解宇宙萬象,同時預示人類社會的吉凶。

不同文化的占星學,發展出不同的科技面貌。古希臘人對完美的線條,即直線與圓,迹近痴迷:為此他們發展出第一套數學公理系統-歐拉幾何、提出膾炙人口的尺規作圓遊戲、提出眾星以圓形軌道圍繞地球。當然星星的軌道並不是圓,學問家托勒密(Ptolemy)解決方法是大圓拼小圓,一環套一環的複雜系統。

古中國人也不弱,天文現象的紀載,四千年從未間斷。東漢張衡的渾天儀,是世界第一個實體宇宙模型。

古印度人因天文而研究三角幾何。最早是Aryabhata發現正弦(sine)餘弦(cosine)函數,然後有Muḥammad ibn Mūsā al-Ḵwārizmī 發現正切(tangent)函數,這是三角學之始。

古馬雅人對太陽及火星情有獨鐘。尤其火星的週期性消失及重現,與一些氣候變化相若。對火星的奇怪軌跡,解釋是戰神不斷的死亡及複活,充滿神話色采。從Dresden Codex中可見非常高水準的術算運術及天文觀測。

但隨着時間推進,大量數據衍生兩個重要問題:一,規律不明,星星的軌跡偏離計算頗多;二,預準不準,由天象所作社會事件推測,往往失準。

馬雅人有多個的曆法周期,有些超過人類平均壽,令祭司對解釋天象有極高隨意性。這個辦法,其實甚麼也解決不了!

波蘭人哥白尼(Copernicus)提出日心說,德國人開普勒(Johannes Kepler)推搞出楕圓軌跡。當然不得不提義大利人伽里略(Galileo Galilei)製造望遠鏡觀星及推出世界第一部科普讀物,介紹日心說的對話集Dialogue Concerning the Two Chief World Systems。對『規律不明』問題的研究,最終導致現代天文學的誔生,依然嘗試瞭解宇宙萬象,但失卻了預知吉凶的功能。

對『推測不準』,解決方法有二。要麼加入肉眼看不見,卻對命運有影响的虛星,如紫微星;要麼把星星慨念抽象化,成為命盤上面的一個變量,如西方的出生圖Natal chart。這過程最終發展成現代星相學,已經與天象脫離,純粹為了占卜吉凶。

現已成為物理學分枝,天文學仍要累積觀星數據,用以自我糾正錯誤。這就是科學。

星相學,因為虛星等抽象變量的高可塑性,根本無從否定。不論怎樣的推測,都幾乎有人的命運符合推測。沒有自我糾正能力的,就不是科學。

科學的抽象,只是數學語言的抽象,研究的是實實在在的物體;占星的實在,只是看似實在,背後的意念其實抽離現實。

天文學與星相學,都是來自古代占星術,亦都是差不多在17世紀開始成形。以為天文學是『現代』,星相學是『傳統』的人,其實是把雙生兒看成父子啦!

Sunday, March 01, 2009

高生育率, 低難度數學

有生物一月初有一萬一千隻, 每個月增加百分之四十九.

一月1萬多隻, 二月1萬多隻, 三月2萬多隻, 四月3萬多隻, 五月5萬多隻, 六月8萬多隻, 問七月八月有幾萬多隻?

1,1,2,3,5,8,_,_

答案呼之欲出!! 就是嘻嘻!!

夜晚過穚的題目

一個漆黑晚上,
十兄弟要過橋,
得一盞燈,
橋上只可容二人.
過橋時間:
甲需四分鐘, 乙需五分鐘, 丙需五分半, 丁需五分半, 戊需六分半,
己需七分半, 庚需八分鐘, 辛需八分半, 壬需九分半, 癸需十分鐘.
問, 一個半鐘行完否?

答案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