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dThis

Share |

Wednesday, March 29, 2006

有教無類

與一位資深人士談天,認為教育署提倡『融合教育』 - 把殘障學生放入一般學校 - 是好心做壞事,被虛無的『有教無類』害苦了。

但『有教無類』,是指對所有學生都同樣的用心去教,而不是指對所有學生都用同樣方法來教!有教無類,若不能配合『因材施教』,當然事倍功半!

現實是,根本沒有學校有足夠資源來因材施教,一般學生因程度不同產生的問題也難解決,所以我們才要把學生分級。至於標籤效應,是無奈的社會現實。

融合教育,和把學生分級相反,是把有不同需要的學生放在一起,這當然要投入大量資源,但這究竟符不符合社會效益?

或者,鼓勵不同學校(包括一般學校,特殊學校,及其他)多作課外交流,會不會是個更好的選擇?

作為研究,教育理論是最困難。大多數教育理論都是紙上談兵,沒有多少實驗數據支持;皆因那個家長會在有其他可行方法的情況下,容許自己的孩子作實驗室的白老鼠?除非是政府帶頭作試驗,但一不小心,就是政治事件,香港的教育改革便是證明!

在社會學的其他範圍,因互聯網的出現而令實驗變得可行,在虛擬世界可容易創造出不同的網上社會;但教育理論的測試,目前仍可說是舉步為艱!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