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dThis

Share |

Monday, February 20, 2006

生之謂性

朋友的文章談到人生的開始,於是想起『人之初,性本善』。當日中文老師曾提過除了孟子性善荀子性惡之外,還有另一人。

筆者中文修飬有限,唯有上網查詢。孟子和告子之間與荀子和孟子之間人性觀的爭論,原來一向是中國人性論史的重要課題。

網上一篇文章《告子、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論證平議》,作者張炳陽的解釋給筆者上了一課。

告子認為人的本質(性)無所謂善與不善,所謂食色性也,道德是後天的枷鎖;告子的「善」是相對的,沒有標準的。

孟子認為人性不只食與色的動物性,還有人天生傾向善的感情,等待萠芽;孟子的「善」是「心善」,其實是指人心所向。

荀子認為人天生感情是粗糙且沒有傾向(即性本惡),需要後天教導。荀子的「善」是指「禮義法正」的行俓。

筆者不欲班門弄斧,但甚麼稱為『善』倒是個問題。文章中說三人的善根本不同。

根據現令資本主義經濟學,每個人的自私心反而推動社會進步;就如工蟻努力工作,餵哺幼蟲,其實是要令自己的基因(與幼蟻完全相同)保存下去。

如是說,為善亦只是生存必需而已!不過可能要透過教育,明白怎才可以為善,可以生存。當然受制於還境,一人的善可能是他人的惡。

如是說,告子正確,孟子似乎也對,但荀子又不大錯!

是了,所謂『有情眾生』,似乎萬物也是性本善;因為所謂狼子野心,對狼而言,亦是善!

在電視劇《覆雨翻雲》中,立志推翻明朝的大奸角,亦只是一心為同族人(蒙古人)做事的『義士』而已!

No comments: